計算冰水系統能效指標目的:
節能工程的目的是希望能減少工業用電,以達到節約用電的方式來節省公司年度電費,藉由測量系統能效值(kW/RT),我們可以利用用電量判斷空調系統的用電量是否符合標準,藉由節能工程改善冰水機的規格,全新的泵浦馬達,以及更換新管路,來達到減少用電。
例如:kW/RT值從0.9經過節能工程改善後進步到0.8,計算一年的用電量相差0.1kW/RT 約為:0.1 x 1000 x 8000 (千瓦·小時) = 800000 千瓦·小時,再乘上一度電費約為2.5元,相當於能夠節省約2000000 (200萬元)的電費/每年。
1.實施方法
1.1.基本資料與量測資料
步驟1.蒐集數據:
冰水機/泵浦/冷卻塔耗電功紀錄表(kW)、冷凍容量(RT)、蒸發器/冷凝器/冷卻塔/室外環境/濕球/出入口溫度(℃)、泵出入口壓力(bar)、壓力錶對基準面位差(m)、冰水流速(m/s)、冷卻水流速(m/s)、泵浦轉速(rpm)、冷卻塔位差(m)等。
量測點資料 | |||
---|---|---|---|
執行量測公司 | 執行者姓名 | ||
量測日期 | 執行者電話 | ||
公司名稱 | 室外環境溫度°C | ||
量測地點 | 室外濕球溫度°C | ||
聯絡人姓名 | 冰水機用途 | ||
聯絡人電話 | 冰水機型式 |
冰水機數據 | ||||
---|---|---|---|---|
額定值 | 壓縮機型式 | 容積式螺旋機 | 壓縮機並聯數(台) | 1 |
額定冷凍容量RT | 運轉負載% | 100 | ||
額定耗電量kW | ||||
蒸發器出水溫度℃ | 7 | 冷凝器出水溫度℃ | 35 | |
蒸發器回水溫度℃ | 12 | 冷凝器回水溫度℃ | 30 | |
蒸發器溫差℃ | 5 | 冷凝器溫差℃ | 5 | |
量測值 | 運轉耗電量kW | 運轉容量RT | ||
蒸發器入口水溫度℃ | 冷凝器入口水溫度℃ | |||
蒸發器出口水溫度℃ | 冷凝器出口水溫度℃ | |||
計算值 | 蒸發器出入口溫差℃ | 冷凝器出入口溫差℃ |
冰水泵數據(一次泵) | ||||
---|---|---|---|---|
額定值 | 膨脹水箱位高m | 3.3 | ||
額定揚程m | 22.8 | 額定流量Lpm | 2350 | |
額定馬力hp | 30 | 額定轉速rpm | 1750 | |
入口徑mm | 出口徑mm | |||
馬達效率% | 92.4 | 閉迴路靜位差m | ||
量測值 | 泵入口壓力bar (P1) | 泵出口壓力bar (P2) | ||
入口壓力錶離地板高m (Z1) | 出口壓力錶離地板高m (Z2) | |||
運轉耗電量kW | ||||
管圓周長mm | 358.14 | 管外徑mm | 114.0 | |
管壁厚 | 6.6 | 管截面積m2 | 7980.1 | |
流速m/s | ||||
泵浦揚程m | 流量Lpm |
冰水泵數據(二次泵) | ||||
---|---|---|---|---|
額定值 | 額定揚程m | 額定流量Lpm | ||
額定馬力hp | 額定轉速rpm | |||
入口徑mm | 出口徑mm | |||
馬達效率% | 閉迴路靜位差m | |||
量測值 | 泵入口壓力bar (P1) | 泵出口壓力bar (P2) | ||
入口壓力錶離地板高m (Z1) | 出口壓力錶離地板高m (Z2) | |||
運轉耗電量kW | ||||
管圓周長mm | 管外徑mm | |||
管壁厚 | 管截面積m2 | |||
流速m/s | ||||
泵浦揚程m | 流量Lpm |
冷卻泵數據 | ||||
---|---|---|---|---|
額定值 | 泵入口與冷卻塔盛水盤液面位差m | 0.5 | ||
額定揚程m | 26.7 | 額定流量Lpm | 2697 | |
額定馬力hp | 40 | 額定轉速rpm | 1750 | |
入口徑mm | 出口徑mm | |||
馬達效率% | 94 | 運轉耗電量kW | 26.36 | |
量測值 | 泵入口壓力bar (P1) | 泵出口壓力bar (P2) | ||
入口壓力錶離地板高m (Z1) | 出口壓力錶離地板高m (Z2) | |||
運轉耗電量kW | ||||
管圓周長mm | 439.2 | 管外徑mm | 139.8 | |
管壁厚 | 6.60 | 管截面積m2 | 12588.4 | |
流速m/s | ||||
泵浦揚程m | 流量Lpm |
冷卻塔數據 | ||||
---|---|---|---|---|
額定值 | 灑水盤與盛水盤位差m | 盛水盤與冷卻泵位差m | 0.7 | |
額定馬力hp | 6 | 馬達效率% | 88.5 | |
量測值 | 濕球溫度℃ (Tw) | 相對濕度% | 64% | |
乾球溫度℃ | 34 | 運轉耗電功kW | ||
入水溫度℃ (Ti) | 出水溫度℃ (To) | |||
冷卻塔入出口溫差℃ | 趨近溫度℃ | |||
近似效率% |
流量Q
步驟2.流量Q(cms,cmm,cmh)計算:
剝開保溫棉用皮尺量測管外週長,再換算為外側直徑,再用厚度計量取管道壁厚(+積垢厚),計算管內側直徑與截面積(m2),再乘以流速(m/s),最後得到流量,冰水流量與冷卻水流量 。
泵浦的揚程
步驟3.計算泵浦的揚程H(m):
用泵出入口壓力差、壓力錶對基準面位差與管路流速,計算泵浦揚程H,操作點(Q,H)。
冷卻塔近似效率
步驟4.計算冷卻塔近似效率:
冷卻水塔效率 50~70%;趨近溫度ΔT = 3℃(或5℉)以下。
冷卻塔近似效率 = (Ti-To)/(Ti-Tw) ×100%
趨近溫度ΔT = To-Tw
Ti:入口水溫;To:出口水溫;Tw:大氣溼球溫度
1.2.系統量測數據計算
冰水機 | |||||||
---|---|---|---|---|---|---|---|
狀態 | 設備 | 耗電功kW | 冷凍噸RT | 一次泵hp | 冷卻泵hp | 冷卻塔hp | 總耗電kW |
量測值 |
額定值(kW、RT、hp) | 86 | 120 | ||||
額定溫差℃ | 5 | 5 | |||||
耗電 kW |
|
|
|
|
|
||
流量 Lpm |
|
|
|||||
揚程 m |
|
|
|||||
量測溫差 |
|
|
|||||
熱負載 kW |
|
|
|
||||
熱負載 RT |
|
|
|||||
流功 kW |
|
|
|||||
系統能效 kW/RT |
|
|
|
|
|
||
耗電搬運效率(kW/kW) |
|
|
|
||||
負載比% |
|
|
|||||
耗電比(耗電功/流功、耗電功/流量) |
|
|
|
||||
流功搬運效率(kW/kW) |
|
|
|||||
靜位差 m, C0 |
|
|
|||||
管路阻抗係數C1 |
|
|
|||||
Ashrae90.1(系統熱負載) | ≦0.0582 | ||||||
Ashrae90.1(冷媒熱負載) | ≦0.0465 |
判斷泵浦能校指標:
計算過程與公式說明
計算熱負載kW與RT
kW = ṁ (kg/sec) x Cp (kJ/(kgK)) x △T
因為要換算成每秒幾公斤,所以Lpm/60。
kW = Lpm/60 x 4.186 x △T =>> 會得到熱負載kW
步驟5.蒸發器冷凍量計算(kW,RT):
用量測的溫差℃與量測流量(m3/s)推算冷凍容量(kW,RT),稱為系統熱負載,其實是冰水熱負載(kW),等於系統熱負載+冰水泵的馬達輸出熱量(軸功kW),若冰水泵也在室內,那就是耗電功。
步驟6.凝器散熱量計算(kW,RT):
用量測的溫差℃與量測流量(m3/s)推算冷凝器散熱量(kW,RT),這散熱量為冷卻塔的散熱負載(kW)的一部份,稱為冷卻水熱負載(kW),等於冷媒熱負載+冷卻泵的馬達輸出熱量(軸功kW),冷媒熱負載等於冰水熱負載+壓縮機耗電,若冷卻泵也在室內,那就是耗電功。
步驟7.冷卻塔散熱量計算(kW,RT):
冷凝器散熱量(kW,RT),這散熱量為冷卻塔的散熱負載(kW)的一部份,稱為冷卻水熱負載(kW),再加上冷卻塔的馬達耗電功(軸功kW),等於室外循環空氣的散熱量。
- 冰水熱負載(kW)=系統熱負載(kW)+冰水泵軸功(kW)或耗電功(kW)
- 冷媒熱負載(kW)=冰水熱負載(kW)+壓縮機耗電功(kW)
- 冷卻水熱負載(kW)=冷媒熱負載(kW)+冷卻泵軸功(kW)或耗電功(kW)
- 冷卻塔散熱量(kW)=冷卻水熱負載(kW)+風扇軸功(kW)或耗電功(kW)
計算冰水泵流功與冷卻泵流功
流功(kW)= ρ(kg/m3)× g(m/sec2) × H(m)× Q(m3/sec)/1000
清水密度ρ (kg/m3) = 1000 (kg/m3)
重力加速度g(m/s2) = 9.81(m/s2)
冰水泵流功:水的密度 x 重力加速度 x 一次泵揚程 x 流量 (單位從Lpm換算成m3/sec)
冷卻泵流功:水的密度 x 重力加速度 x 冷卻泵揚程 x 流量 (單位從Lpm換算成m3/sec)
水側系統能校kW/RT
步驟8.計算水側系統與各項裝置之能效,量測值:
系統能效(kW/RT) = 冰機耗電功 +冰水泵耗電功 +冷卻泵耗電功 +冷卻塔耗電功 (kW)/系統熱負載 (冰水熱負載 )(RT)
附屬設備能效(kW/RT) =冰水泵耗電功 +冷卻泵耗電功 +冷卻塔耗電功 (kW)/系統熱負載 (冰水熱負載 )(RT) ≤ 0.12(kW/RT)
- 冰機能效(kW/RT) = 冰機耗電功 (kW)/系統熱負載 (冰水熱負載 )(RT)
- 冰水泵能效(kW/RT) = 冰水泵耗電功 (kW)/系統熱負載 (冰水熱負載 )(RT)
- 冷卻泵能效(kW/RT) =冷卻泵耗電功 (kW)/系統熱負載 (冰水熱負載 )(RT)
- 冷卻塔能效(kW/RT) =冷卻塔耗電功 (kW)/系統熱負載 (冰水熱負載 )(RT)
1.3.指標計算(負載比 + 搬運效率 + 耗電比)
計算負載比–>
冰機冷凍負載比@量測值 =冷凍噸 (𝑅𝑇)@量測值 /冷凍噸 (𝑅𝑇)@額定值
冰機耗電負載比@量測值 =耗電功 (𝑘𝑊)@量測值/耗電功 (𝑘𝑊)@額定值
步驟9.計算冰機電功負載比例%:
冰機耗電功(kW)/冰機額定點耗電功(kW),代表冰機電功部分負載比率。
步驟10.計算冰機冷凍負載比例%:
冰機熱負載(RT)/冰機額定點冷凍容量(RT),代表冰機冷凍部分負載比率。
計算搬運效率(kW/kW)–>
步驟11.計算冰水泵耗電搬運效率(kW/kW):
冰水熱負載(kW)/耗電功(kW),代表經由馬達單位電功(kW)馱運出來的熱量(kW) ,其比值代表系統的蒸發器+管路+內部洩漏的熱交換能力。
步驟12.計算冷卻水泵耗電搬運效率(kW/kW):
冷卻水熱負載(kW)/耗電功(kW),代表經由馬達單位電功(kW)能由冷凝器馱運出來的熱量(kW),其比值代表系統的冷凝器+管路+冷卻水塔的熱交換能力。
步驟13.冷卻塔搬運效率 (kW/kW):
等於冷卻塔散熱量(kW)/冷卻風扇耗電量(kW)。
搬運效率 @冰水泵@耗電 (kW/kW) = 冰水熱負載 (kW)/冰水泵耗電功 (kW)
搬運效率 @冷卻泵@耗電 (kW/kW) =冷卻水熱負載 (kW)/(冷卻泵耗電功 (kW)
搬運效率 @冷卻塔@耗電 (kW/kW) = 冷卻塔散熱量 (kW)/(風扇耗電功 (kW)
計算耗電比–>
步驟14.計算冷卻塔水量耗電比:
耗電功(kW) /流量(m3/min) @溫差℃,每單位水量(m3/min)所需的耗電功(kW) ,冷卻水量會與溫差成反比
冷卻塔水量耗電比(kWL/Lpm) = 風扇耗電功 (kW)/冷卻水量 (Lpm)
步驟15.計算泵浦的耗電比:
耗電比(kW/kW) =耗電功(kW)/流功(kW),每一台冰水泵與冷卻泵分別計算,另一種能效形式。
耗電比 = 1/(總效率 %) = 1/(泵浦效率 %×馬達效率 %)
耗電 比冰水泵 (𝑘𝑊/𝑘𝑊) = 耗電功 冰水泵 (𝑘𝑊)/流功冰水泵 (𝑘𝑊)
耗電 比冷卻泵 (𝑘𝑊/𝑘𝑊) = 耗電功 冷卻泵 (𝑘𝑊)/流功冷卻泵 (𝑘𝑊)
步驟16.由歐盟泵浦能效與IE3馬達計算泵浦的耗電比:
耗電比 = 1/泵浦效率歐盟 ×馬達效率IE3 = 1/總效率歐盟 = 耗電功/流功
當系統能效需要更新時,必須引入高能效泵浦,而歐盟的泵浦能效是非常有用的參考。
步驟17.部分負載時,必須運用阻抗曲線進行新的揚程計算,冰水機的部分負載與流量成正比,而泵浦的流量與轉速成正比,但須跟阻抗曲線配合算出真正的變頻轉速下的揚程
1.4.系統特性
冰水管路阻抗曲線–>
步驟18.計算冰水管路阻抗曲線:
冰水管路為閉迴路的O形閉迴管路,係數C0為0,只有係數C1需要計算,有固定管路負載計算或變動負載曲線計算,並繪製曲線。
冰水阻抗曲線:HL = C1 × Q2
步驟19.計算冷卻水管路阻抗曲線:
冷卻水管路多數為開口向上的U形管路,有係數C0與C1需要計算,係數C0為冷卻塔散水盤與盛水盤的位差(m),多數以固定管路負載來計算,計算阻抗曲線的係數C0與C1,並繪製曲線。
冷卻水阻抗曲線:HL=C0+C1×Q2
輸出流功(kW)與搬運效率–>
步驟20.計算輸出流功(kW):
流功(kW)= ρ(kg/m3)× g(m/sec2) ×H(m)× Q(m3/sec)/1000
清水密度ρ (kg/m3) = 1000 (kg/m3)
重力加速度g(m/s2) = 9.81(m/s2)
步驟21.計算冰水流功搬運效率(kW/kW):
冰水熱負載(kW)/冰水流功(kW),代表經由單位流功(kW)能由蒸發器馱運出來的熱負載(kW),跟馬達能效無關,其比值代表系統的蒸發器+管路+內部洩漏的熱交換能力。
步驟22.計算冷卻水流功搬運效率(kW/kW):
冷卻水熱負載(kW)/冷卻水流功(kW),代表經由單位流功(kW)能由冷凝器馱運出來的熱負載(kW),跟馬達能效無關,其比值代表系統的冷凝器+管路+冷卻塔的熱交換能力。
搬運效率冰水泵流功 (kW/kW) = 熱負載冰水 (kW)/流 功冰水泵 (kW)
搬運效率冷卻泵流功 (kW/kW) = 熱負載冷卻水 (kW)/流 功冷卻泵 (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