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Toggle壹、立定志向 全力以赴
1960年代初中、高中時期看到台灣農業欣欣向榮的景象,當時蔗糖、鳳梨、洋菇、蘆筍罐頭等為台灣賺取大量外滙,奠定了台灣工業發展的基礎。可能父母親當年都是接受日本教育,在耳濡目染下從小就覺得日本食品加工業很進步,因此立志將來要做食品加工。
1968年考取國立臺灣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害學系植物病理組,升大二時轉入農業化學系土壤肥料組、大三時再轉入農業化學系農產製造組。開始鑽研食品加工領域的基礎知識和專業課程;同時選修日本語為第二外國語,也到青年服務社補習日語。
皇天不負苦心人。大三拿到農業化學系書卷獎,也拿到臺大農學院全院男生學業成績第一名的日本第一勸業銀行獎學金壹萬元(可能是當時最高額獎學金),由教育部蔣彥士部長頒獎。大四進入醱酵研究室當專攻生,開始接受恩師蘇遠志教授的調教。蘇老師的研究均能結合理論與實際,很多研究成果都能應用於產業界,這些有目共睹的成就正是我的最好榜樣。蘇老師時常告誡我們:「若想在社會上做有用的人,最好在三十歲以前學有一技之長。」
1972年臺大畢業後,先後考取臺大農業化學研究所;教育部公費留學日本;全國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及格,取得農業化學技師資格。同年9月中日斷交,惟恐留學不成,打電話請示東京大學矢野俊正教授。矢野教授保證沒問題,次年2月順利進入東京大學註冊就讀。在矢野教授向校方說明我日語流利,且有能力以日語作答所有研究所入學考試,東京大學才破例同意我報考。順利通過入學考試,在東大兩年碩士班課程和三年博士班課程期間,從矢野教授學到的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發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獨立思考能力。1978年取得博士學位後,返回臺大食品科技研究所任教,時年二十九歲,正好符合恩師的要求。
我們從小講立志,不過據我觀察,一般人即使到了研究所真正立定志向的似乎還不多。「立定志向」愈早愈好,替自己定個大方向,找出有興趣的事,全力以赴。從結果論觀之,每個人的成功過程各有不同,不要太在乎成績;只要自己設定階段性目標,步步為營、及時修正方向,都能走出一片天。
貳、食療傳承 學以致用
1973年我在日本東京大學留學時,喝了日本御醫莊淑旂博士寄來的生決明子煮的茶,居然治好多年在台一直不癒的慢性結膜炎,此後學食品的我對食療開始有點興趣。
1988年莊博士由日返台創立青峰社會福利基金會,找我一起推動宇宙操、食療養生與食物預防醫學理念,並研發薏仁保健食品。當時莊博士知道我有過敏性鼻炎痼疾,又缺乏運動且經常熬夜,就警告若不及早改變飲食生活習慣,肺臟一定出問題。之後果然常感冒,1991年急性肺炎、肺積水且明顯白化現象(與SARS症狀相同),雖經臺大醫生診治而治癒。半年後肺炎復發,再經臺大醫生診治。但是1993年肺炎第三次復發,我決定改用莊博士的中藥食療並改變生活習慣。經過五、六年調養,1999年回復到健康狀況。在這段期間,我也親自處理手術後一星期無法放屁、流行性感冒發高燒、贅疣、頑固性濕疹、氣喘、骨折、骨刺和纖維肉瘤等病症,居然可以不吃西藥、改服中藥和保健食品就能明顯改善。我深信「吃對食物」具有輔助醫療功能甚至可治療疾病,而且薏仁的保健機能值得深入研究。
「理論與實際結合,學以致用」一直是我學術研究和產品開發的最高原則。從1978年回臺大任教至屆齡退休的36年時間,我已指導博士論文15篇、碩士論文86篇,發表於學術期刋論文91篇。所有的研究可分成以下三大類,且都有具體成效:1.傳統食品加工的科學化與現代化:協助瓜瓜園企業有限公司開發多種甘藷加工產品;2.擠壓技術應用於高附加價值產品研發:輔導弘陽食品股有限公司生產植物性組織化蛋白(素肉);3.食品機能性的研究與保健食品開發:輔導廣達食品企業有限公司研發「薏仁產品」和「薏仁飲品」、「梨子飲品」等保健食品;「薏仁麩皮萃取物應用於減輕乳癌患者放射線治療引發之副作用」技術移轉讓與喬本生醫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至2013年兩年期間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完成144人乳癌患者經手術後放化療期間同時食用薏仁膠囊三個月後發現,試驗組比控制組在皮膚發炎和彈性的改善上有明顯的效果,此成果已投稿國外學術期刋。
研究科學者普遍看不起科學證據不足的食療藥膳。殊不知所謂的食療藥膳都是千百年來透過人體實驗證明對某些病症有效且相當安全,頗適合當今硏發保健機能性食品的題材。事實擺明現代醫學常常無法解決人體健康的難題,另類醫療乃隨之而起。只要堅持「仔細觀察、掌握重點、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研究精神,將既有的知識往前推,就不難把食療藥膳的價值發掘出來。冀望生醫生技和食品營養的學者專家重視「食物預防醫學」,認識食療藥膳,並加以傳承與發揚。
參、自我健康管理
莊博士1973年在東京就曾告誡我,
(1)要早睡早起、不能熬夜,熬夜是慢性自殺!
(2)要飯前休息、細嚼慢嚥;
(3)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運動、休息、用餐、睡眠等時間扣除之後,才安排工作。這些告誡,都是老生常談,一般人聽不進去,包括我在內。等到了1992年,我第三次感染急性肺炎經莊博士治癒,才知道食物有神奇功能,開始大力推廣她的養生理念和保健食品。
這些年來,看到不少年輕人為了升等、升遷、生計,努力工作、拼命賺錢,常常熬夜、吃錯食物、喝水過量而失去健康,非常婉惜。現代醫學雖然發達,對於每一種疾病的病因仍無法有效掌握,因此追求健康的重責大任就落在自己身上。不要太依賴藥物,平時應養成「吃對食物」和「喝水適量」的健康飲食習慣。在用膳之前先用大腦思考,有智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必要時也得讓有科學證據的保健食品融入日常的飲食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