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過重和肥胖的定義及其成因
體重與健康有密切的關餘,體重應該維持在理想範圍內。體重太輕,抵抗力太差很容易生病﹔體重太重則容易得到胃潰揚、心臟病、糖尿病、中風、骨折、不孕、癌症等。體重過重包括水分占體重的比例過高的所謂虛胖(水肥),或油脂占體重過高的所謂肥胖。體重過重並非一定肥胖。健康成年人的體重中,平均55% 至65%是水分:若水分占成年人體重的70% 以上,可視為虛胖,有關水分與健康的關餘,請參考喝水適量的相關文章內容。
(一)肥胖的定義
不同的國家對肥胖的定義不完全相同,我國政府給成年人肥胖的定義有三種:
1. 男性體脂肪佔體重的25% 以上,女性體脂肪佔體重的30% 以上者,視為肥胖。我國成年男性的體脂肪約佔體重的15-20% ,而成年女性的體脂肪約佔體重的20-25% 。
2. 男性腰園大於90 公分,女性腰園大於80 公分者,視為肥胖。
3. 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為基準:
BMI < 18.5 體重過輕﹔ BMI=18.5 ~23.9 正常體重﹔ BMI=24~26.9 體重過重: BMI 這27 屬於肥胖,肥胖可再分為輕度肥胖(27 手BMI<29.9)、中度肥胖(30 至BMI< 34.9 )、重度肥胖(BMI 這35 ) 。但是,對於未成年人及屬於肌肉型的運動選手(如橄欖球隊員、摔角選手等),上述BMI 值並不適用於肥胖的判定。BMI 是由體重(以公斤為單位)除以身高(以公尺為單位)的平方來計算。
例如,某位男士:身高172 公分,體重為80 公斤, BMI=80÷1.72÷1.72=27 屬於肥胖;某位女士:身高158 公分,體重42 公斤, BMI=16.8 ,屬於體重過輕。
(二)體重過重和肥胖的成因
從營養學觀點,飲食過量、喝水過多、與運動不足是體重過重和肥胖的主要原因。從中醫觀點,則其主要成因有四:
1. 濕:濕邪為病,有內濕、外濕之分。外濕多由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居處潮濕、等侵襲人體所致;內濕則由於脾臟運化功能欠佳,水濕停聚所造成。
2. 水:水由濕轉化積聚而成。多由外邪侵入,飲食起居失常或勞倦內傷以致代謝障礙,水液停聚,從而引起水腫。
3. 痰:痰為津液所化或由停濕而成,均為水液代謝障礙所致。通常疾濕較重者形體多豐盛,故有”肥人多痰”之說。
4. 食:由於飲食攝入過量,超過身體消化、吸收和代謝能力,致使油脂蓄積,導致肥胖。
健康的減重和減肥方法
坊間常見的多日斷食法、吃肉減肥、多喝水減肥、減肥茶、楓糖減肥、蘋果減肥、低熱量快速減肥餐、貼減肥膏等,都並非正確的減肥方法。
有些不肖業者甚至混用甲狀腺素、緩瀉劑、利尿劑、安非他命、麻黃素等不合法減肥藥,使得想減重或減肥的人花大錢又無效,嚴重者造成身體不過,甚至死亡。即使吃國內合法的減肥藥,如羅氏鮮(Xenical) 和康孅伴 (Alli),乃作用Orlistat 抑制油脂的酵素分解原理,可以減少腸道脂肪的吸收,但有腹脹、腹瀉、脂肪便等副作用。
不當的快速減肥會出現六大危險症狀:溜溜球症候群(Yo-Yo syndrome)、代謝率下降、抵抗力減弱、月經不規則、容易掉頭髮和皮膚變差、器官功能失調。
所謂「溜溜球症候群」是指短時間瘦了5到10公斤,這種快速減肥很容易胖回來,體重忽上忽下,心像溜溜球一樣。前期的體重下降是身體水分的流失,之後是肌肉,最後才是脂肪組織的減少;復胖時卻全是以脂肪的形態回到體內,復胖後再次減重,卻一次比一次重,一次比一次更難減,造成惡性循環。
(一)「少吃」與「多運動」何者較重要?
健康的減重和減肥方法是每天減少500 大卡的熱量攝取(少吃),或增加500 大卡的熱量消耗(多運動),這樣持續一星期,體重約可減少0.5 公斤。例如體重 60 公斤普通勞動量的成年人,其一天總熱量需求是2,000 大卡。此人若想健康的減肥,則(1)每天維持平常的運動量,但只能吃 1,500 大卡營養均衡的食物;或(2)每天吃2 , 000 大卡的食物,但每天必須增加運動量使消耗的熱量比平常多500 大卡。少吃和多運動是健康減重和減肥的不二法門。但是,利用每天增加運動量多消耗 500 大卡熱量的方式來減肥,談何容易!採用每天少吃 500 大卡食物的方式減肥,較容易成功且不會復胖。
1. 各種運動消耗多少熱量
不同運動所消耗熱量的多寡與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和人體體重等有關。例如若以每小時走4 公里的速度走路,則每公斤體重可消耗 3.1 大卡的熱量,亦即體重 60 公斤肥胖者,每天若花 3 小時走完12 公里,約可消耗 558 大卡的熱量,其算法如下:3.1 大卡/公斤/小時 x 60 公斤 x 3 小時= 558 大卡
各種運動清耗的熱量(單位:大卡/公斤/小時)
清醒靜臥: 1.1
靜坐、寫字: 1.4
洗碗: 2.0
掃地、洗衣服: 2.4
單車( 8.8 公里/小時) : 3.0
走路( 4 公里/小時) : 3.1
下樓梯: 3.4
高爾夫球: 3.7
有氧運動(輕度) : 4.0
係齡球: 4 . 0
舞池跳舞: 4.4
健身操: 4.4
快走( 6 公里/小時) : 4.4
有氧運動(中度) : 5.1
輪式溜冰: 5.1
羽球: 5 . 1
排球: 5.1
騎馬(小跑): 5.1
桌球: 5.3
上樓梯: 5.4
網球: 6.2
滑雪( 16公里/小時):7.2
游泳( 3 公里/小時): 8.0
手球: 8 . 8
慢跑( 9公里/小時):9.6
跳繩:9 . 7
單車( 21 公里/小時): 9.7
拳擊:12.4
2. 食物的熱量
( 1 )熱量 100 大卡:小黃瓜一盤、高荳(生菜)一盤、花生22 粒(一把)、波卡洋芋片8 片、帶殼燙蝦一小盤、冬粉一小碗、西瓜 6 片(300 克)、黃油(butter)一小塊。
( 2 )熱量 400 大卡:滷肉飯、雞絲、飯、薯條一袋(80 克)、燒餅+油條、魚笙、奶昔。
( 3 )熱量 800 大卡:雞腿飯、肉絲炒麵。
登山健行等持續運動的情況下,其流失的水分量較平時為多,尤其在大熱天長時間的運動,一天的排汗量可能達數公升之多。因此運動期間及運動過後,需適時適量的補充水分(以補充常溫的白開水或運動飲料為宜),以免中暑。運動過後,胃口大間,若不控制飲食,將無法得到減重和減肥的效果,甚至愈運動愈肥!此時應該多吃熱量低的、少吃熱量高的食物, 減重和減肥才容易成功。
(二)享瘦健康的飲食原則
1. 「少吃」比「多運動」重要。少吃並不是「不吃」,而是要有毅力拒絕美食的誘惑,在少油、少糖、少鹽、多纖維的前提下攝食較少量營養均衡的食物,亦可選擇其有除濕、利尿、利水,降低血脂、血糖、及減少體脂肪生成等功效的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
2. 進餐前稍休息,專心進食,細嚼慢嚥,切勿邊用餐邊看電視或書報。
3. 每日液態、水分攝取量以每公斤體重20 毫升為原則,要每次少量、多次喝,切忌大杯大口喝,而且儘量以溫開水補充。
4. 少吃太甜、太鹹、太油、太多肉類的食物,儘量減少油脂攝取量的方法如下:
(1 )料理要清淡:烹調方式多用川燙、水煮、清蒸、涼拌、燒烤、燉滷等方式。油脂較高的肉類滷或燉湯時,可先冷藏將上層油脂去除,再加熱食用。
(2)調味用油類(如麻油、奶油、沙拉醬等)應盡量避免,並以番茄醬或優酪乳取代沙拉醬。
(3)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及肥肉、豬皮、雞皮等。糕餅、西點、香腸及炸薯條、炸雞排、洋芋片等,皆屬高油食物,應少吃;以脫脂或低脂牛奶取代全脂牛奶。
(4)瘦肉中仍含有一些肉眼看不見的油脂,應選擇脂肪含量較少的白肉(如雞肉、魚肉)。
(三)薏仁有減重和減肥的功效
傳統中醫藥古籍及現代醫學、營養學的研究得知,薏仁、荷葉、決明子、桑葉、山桂、普洱茶、茶飲料及一些特殊的食用油脂等其有除濕、利水、消水腫,減重和減肥等功效。
我個人從1988 年開始研發薏仁保健食品之後,也陸續發現薏仁及其加工產品其有輔助抑制腫瘤、抑制發炎、減輕放療副作用、改善胃潰瘍、兔疫調節和抗過敏、美白和荷爾蒙調節等保健功效。對高血脂和高血糖患者而言,可降低的血中三酸甘油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並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其效果比燕麥更佳);也可降低禁食血糖,糖化血色素,縮小腰園、臀園,並降低收縮壓與舒張壓。
薏仁其有利水和消水腫的作用,有助於把身體中多餘的水分排出,發揮減重功能,但可能使孕婦的羊水變少,並可能造成胚胎的水被吸收而枯死;薏仁水萃取物也會促進子宮收縮(包括振幅加大、頻率增快),可能導致流產。因此孕婦暫不宜食用薏仁,但是這些作用對生理廢物和產婦惡露的排除非常有幫助,這也是本文章強調的「吃對食物」的一例。
#肥胖的定義#少吃多動#健康減重#健康減肥#吃對食物#薏仁功能#利水與消水腫#抑制腫瘤#抑制發炎#免疫調節#抗過敏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台大名譽教授-江文章教授-撰文
台大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胡彤羽-網路編輯與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