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替補及調換守備位置

四、替補球員及調換守備位置的範例

 

    記錄簿之打擊棒次欄中每一棒之守位、姓名、背號格子都分成三行,依各隊提出之打擊順序名單把先發球員依順次記入每一棒次之最上面一行,中間與最下面一行是留給替補時使用之。

    攻擊方之替補有代打代跑兩種,如是代打則把代打球員之姓名、背號記入於輪及打擊棒次之先發球員名字之下面一行,並在該打席之箱型格子中之球數欄左側用替換打擊之符號加代打球員之背號表示從這個打席起由幾號球員打擊,並在記錄單之代打球員那一行之行外空白處記入3之代號如圖例表示第三局之一、二、三棒都派出17號陳凱恩,8 號吳政祈,13號曾鏡峰來替代先發球員作打擊。

    如是代跑則在該壘格子中記入代跑PR符號加代跑球員背號如圖例第三局之第三棒的一壘格子中之間⑥表示替代上一壘之原擊球員,由6號球員(吳冠賓)來代跑。

 

替補球員及調換守備位置的範例1

 

    如不是替補只是調換守備位置時在第二行之守位格子中記入新位置代號即可,並在左端空白處記入那一局之上半或下半2(7)換守新的守備位置,例如1上(8)表示於第一局之上半第八棒打擊時調到新的守備位置。

替補球員及調換守備位置的範例1

    調換投手時,面對該後援投手之第一位擊球員的箱型格子最上面橫線上記入\__/符號並加投手姓名或背號,並且在
自己隊之打順表中記入守位代號、姓名、背號及登上投手板的時節如例圖2(7)表示第二局強恕中學第七棒趙治國打擊二壞球後才換後援投手38李志豪上場,依規則9.16(H)之規定趙治國四壞球上壘之責任應由先發投手黃詩偉負責,所以該失分(自責分)應計入黃詩偉之自責分。

替補球員及調換守備位置的範例1

表示章節的結束之水平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