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擊球員上壘、跑壘員進壘

二、擊球員上壘、跑壘員進壘之範例

顏色說明:方便區別各種不同的情況

四壞(死)球用紫色文字

打擊相關用紅色文字

跑壘相關用藍色文字

盜壘相關用綠色文字

守備相關用黃色底色

投手相關用藍色底色

捕手相關綠色底色

 

案例

圖示

案例1:四壞球、犧牲觸擊、一壘手失誤、三壘傳一壘暴傳、二壘推進三壘、非自責分

 

第一棒四壞球(B1)上壘,因為失誤回本壘的得分,所以屬於非自責分

 

第二棒犧牲觸擊(⇝),推進第一棒進二壘,因壘手之失誤(3~E)上一壘,

 

第三棒三壘滾地球,三壘手傳一壘成為暴傳(5E-)使第一棒進取本壘得分,使第二棒進取三壘。

擊球員上壘、跑壘員進壘之案例1

案例2:左外野二壘安打、投手前內野安打、推進三壘、盜二壘、捕手妨礙打擊

 

第一棒左外野二壘安打(7)

 

第二棒投手前內野安打(1)推進第一棒進三壘(二)

 

第三棒打擊投手之第二球時第二棒盜二壘(S,),第三棒於第三個投球時被捕手妨礙打擊(2IF)上一壘。

擊球員上壘、跑壘員進壘之案例2

案例3:一壘手妨礙跑壘、滾地球觸擊進壘中的跑壘員、捕手捕逸、投手暴投、觸身死球

 

第一棒擊出投手,一壘間滾地球,投手處理擊球,一壘手阻礙擊跑員獲妨礙跑壘(3OB)上一壘,

 

第二棒擊出二壘滾地球該球觸及進壘中之一壘跑壘員(▲4),第一棒被判出局,依2019年版本規則9.05(a5)第二棒之安打()

 

第三棒打擊,第一球捕手捕逸(P)第二棒進取二壘,第三球時投手暴投(W)進取三壘,第三棒第四球觸身死球(D)上一壘。

擊球員上壘、跑壘員進壘之案例3

案例4:投手犯規、游擊內野安打、雙盜壘成功、三壘安打、自責分

 

第一棒四壞球上壘(B1)

 

第二棒打擊第一球時投手犯規(BK)第一棒進二壘,第二棒游擊內野安打(6)

 

第三棒打擊,第二球時雙盜壘成功(S)一棒進取三壘,二棒進取二壘,第三棒中外野三壘安打(8),第一棒第二棒得分。

擊球員上壘、跑壘員進壘之案例4

案例5:游擊滾地傳一壘,一壘手接球失誤、三壘滾地二壘暴傳形成野手選擇上壘、中外野手漏接失誤導致推進的進壘

 

第一棒游擊滾地球,傳一壘,一壘手失誤(6-3E)上壘,

 

第二棒三壘滾地球三壘手傳二壘成為暴傳(5-)第一棒進三壘(三),第二棒靠野手選擇(5-)上一壘,

 

第三棒擊出中外野飛球,中外野手漏接(8E)使第一棒進三壘,第二棒進二壘,其中記錄員判斷第一棒不管中外野手有沒有失誤都可以於接殺後由二壘進取三壘,所以記三棒之助功進壘以符號表示第二棒若沒有中外野手之失誤則不可能進二壘所以用(三)表示不是靠第三棒之助功而是靠中外野手漏接第三棒之飛球時所撞得之進壘。

擊球員上壘、跑壘員進壘之案例5

案例6:失誤的進壘判斷權責歸屬、記打點的功勞歸屬

第一棒中外野二壘安打上壘(8)

 

第二棒游擊滾地球游擊手失誤上一壘(6E),記錄員判斷若沒有游擊手之失誤第一棒只能停留在二壘不可能進取三壘所以用(二)括號二表示

 

第三棒中外野一壘安打(8)第一棒進本壘得分(三)記第三棒之打點第二棒進三壘(三)

擊球員上壘、跑壘員進壘之案例6


 

網站目錄

序與前言

棒球紀錄符號程式簡介

一、擊球員出局

二、擊球員上壘、跑壘員進壘

三、跑壘員出局

四、替補及調換守備位置

五、投手之自責分

六、比賽成績的記錄與計算

七、成績的百分比或機率之計算及統計

八、記錄員應注意事項

九、實際記錄之範例

打擊順序表下載

記錄符號紙下載


本站作者:胡彤羽 、FB個人FB粉絲專頁電子名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