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制移補位要領
主審需補位一、三壘時機。
1. 得點圈沒跑者。
2. 一、二壘有跑者,任何外野飛球被 “接殺” 時補三壘。
比較特殊的
►壘上無跑者,三壘審出去追球,一壘審需進入內野負責三個壘(主審留在本壘)
✪ 一壘或一、二壘或一、三壘或滿壘有跑者,三壘審站在 “ C ” 點
✪ 二壘或二、三壘有跑者,一壘審站在 “ B ” 點
“ 二人出局 ” 時
✪ 二壘或二、三壘有跑者,三壘審站在 “ C ” ,點
壘上無跑者
✪ 三壘審進入內野觀念要改變, 除了出去追球之外。
✪ 不管球打到哪裡,一律迅速進到二壘。
一、
✪ 壘上無人時,一壘審與三壘審負責其責任區域內的飛球和邊線球,要有一位出去判決。
✪ 壘上有跑者時,線邊的裁判負責其責任區內的飛球與邊線球,主審負責另一邊飛球與邊線球。
✪ 壘上有跑者時,只有外野的 “ 麻煩球 ”,(造成爭議的),壘審才出去追。
二、
✪「沿邊跟隨」是被 “ 國際棒壘總會 ” 所接受。
✪ 許多案例裁判必須移至兩壘間,並做二次移位。
✪ 一壘審是外野責任區域的關鍵,他負責中外野手往前或往後與右外野的區域。
✪ 主審負責一、三壘壘包前界內界外球的判決。
三、
✪ 一壘有跑者,主審只須補三壘(一壘不用)和負責本壘判決(若一壘審出去)。
✪ 有壘審進入內野時,主審需負責判決另一外野至邊線上的飛球。
四、
✪ 得點圈有跑者,主審留本壘。
✪ 一、二壘上有跑者,外野通球接殺,主事須補三壘,一壘審須補本壘。
✪ 一、二壘上有跑者,三壘審出去追球,一壘審立刻進內野,負責壘上所有判決。
✪ 得點圈有跑者,其中一位壘審出去,則另一位壘審負責三個壘的判決。
五、
✪ 三壘有跑者,明顯安打或兩出局後,三壘審須進內野補二壘。
✪ 三壘跑者的提前離壘,均由主審判決(除了三壘審留在三壘時)。
✪ 三壘審位於 “ C ” 點發生盜三壘,應往投手丘靠近再轉身向三壘,犧牲距離換取最佳角度。
配合上面移補位要領
✪ 主審留在本壘時,需負責三壘跑壘員是否提前離壘(Tag up)。
實習心得:
以下為剛開始站裁判最常犯的錯誤
1. Call 太快
2. 手勢不夠標準,不能舉得很像投降,口訣可以是推出去 ( 像眼睛前方約70度的方向推出去 ) ,做 Safe 的時候要停頓。
3. 跑步姿勢膝蓋要抬起來,不能像小偷一樣的步伐
4. 一壘有人,三壘審要站在B點,因為要判決一壘往二壘跑的盜壘判決(跟左打右打無關)
5. 站在 B 點的時候,Force Play 不要站太近,要稍微退一點,所以有了 B1 點 ( Roger 老師特別教的 )
6. 如何找到 B 點,沿著二壘到一壘的壘線約走 9 步 (依個人步伐調整 ),再往前走 3 步,找到B點,此為判決二壘 Tag 判決的重要位置。
7. 球打到外野時,或是球打出去時,要記得重要的四個字:『眼隨球行』,不要去擋到傳球路線。
8. 一二壘、一三壘或滿壘,以及二出局二壘或二三壘有跑者時,要站在C點,為什麼要站在C點? 因為要看牽制回壘的判決 ( 包含二壘和三壘 ) ,如果有牽制三壘就要去找到最佳角度 ( C2點,投手丘後方的位置,犧牲距離以換取最佳角度)。
9. 球打到外野高飛球的時候,二三壘有人時要退到比較好的視野 (投手丘右後方) 去看二三壘的觸壘跑壘,除非是Trouble Ball,球比較低無法判斷是否確實接捕的時候就要追出去看有沒有外野手有沒有確實接到球。
10. 如果滿壘的時候,看到內野守備趨前,壘審要退到後面去,不要跟守備員平行擋到守備傳球的路線。
11. 界外接殺可以比出手勢給記錄員看,告訴他是界內還是界外接殺。
12. 內野高飛球的三個要件為:
無出局或一出局
跑壘員佔一壘、二壘,或滿壘的情況下
內野手以普通守備行為即可接獲者
資料來源:棒球裁判C級講習講義,作者為中華民國棒球裁判委員會委員、新竹市裁判長曾文彥老師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