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新思維

健康飲食新思維:細嚼慢嚥、吃對食物和喝水適量

從歷史變遷觀察人類飲食的思維方式:在遠古糧食不足的時代,有什麼食物就吃什麼,人類是用手抓著就吃;到了近代豐衣足食的時代,雖然知道均衡飲食的重要,但是主要還是憑著五官(眼、耳、鼻、口、舌)的感官(色、香、味、形、口感)取食。江文章教授覺得,現代人應該養成正確的健康飲食習慣而提出「細嚼慢嚥」、「吃對食物」和「喝水適量」的新思維方式。

 

現在我們已很清楚食物對身體健康的維持非常重要,但攝食過多、暴飲暴食、營養過剩已確定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而長期喝水太多導致的負面效果應該會漸漸被揭露出來,因為雖然水對人體生命的維持重要無比,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可不慎。

 

記得前日本皇室御醫莊淑旂博士曾說過:「一天24小時中,至少要留下一小時專心吃飯(每餐約20分鐘)」。現代醫學、營養學已表明,當一個人飲食大約 20 分鐘以後,大腦才會開始得到飽足感的訊息。如果吃得太快,在大腦得到飽足的訊息之前,就已經過量了。細嚼慢嚥,好處多多,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口飯咬三十次,才嚥下」。如果每口都至少細嚼30次才下嚥,那食物一定摻入多量的唾液,不但可增加食物的美味,亦有預防牙周病、臉部美容,幫助消化、胃腸內不產生脹氣,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細嚼慢嚥亦可增加約20%的腦部血液循環量,可促進大腦的健康,還可避免高齡者因經常誤嚥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危險。可見,細嚼慢嚥對小孩、成人、以及銀髮族群都很重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